除了泡水煲汤,枸杞还有什么用?在科技力量的支撑和加持下,“小红果”实现“七十二变”!
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许多人的“标配”。而除了泡水,这粒小红果在宁夏还被做成了啤酒、口红、蜂蜜、糖肽片、面膜……不仅可以养颜美容,其提取物还能保护视网膜、抗抑郁。目前,宁夏枸杞及其衍生制品已达10大类100余种功能性产品。这颗原本平淡无奇的小红果数次变身,跨界范围比“七十二变”更精彩。
一、枸杞卖得火,科技力量功不可没
枸杞是宁夏的“红色名片”,中国枸杞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宁夏,该地种植的枸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可以入药的唯一枸杞基源植物,是药食同源的枸杞佳品。
目前,枸杞产业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在今年举办的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上,共达成购销合同74个,总金额达12.5亿元,创历届新高。而在枸杞新品发布环节中,枸杞饼、枸杞果酒、巧克力枸杞、枸杞眼贴、枸杞面膜等枸杞产品纷纷亮相,惊艳了各地客商。
原以为枸杞只能煲汤泡水,现在才知道深加工产品线已如此完善。
——深圳客商
一粒小小红果,为何长期受各方青睐,这与科技力量密不可分。多年来,枸杞产业科技创新一直是宁夏科技工作重点。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世界最大枸杞属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无公害病虫害防治、规范化栽培……宁夏始终强化枸杞产业科技支撑,促使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一批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
我们经过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连续6周服用枸杞糖肽后,抑郁高危人群的认知障碍、阻滞、无助感可得到较大改善。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
苏国辉还表示,团队已证实宁夏枸杞提取物——枸杞多糖具有保护视网膜、抗脂肪肝、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等多种功效。
宁夏当地研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亦硕果盈枝。
目前,宁夏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枸杞属种质资源库——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库,共保存枸杞种质资源2660份,是世界上收集枸杞种质资源种类最多、活体保存数量最大的基因库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历经10年,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带领的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基因组,于6月3日在《自然》子刊《通讯-生物》在线发表了枸杞全基因组测序。这是全球首次破译枸杞全基因组测序,标志着中国在枸杞基因组、茄科植物进化机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与机理解析及枸杞分子育种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占领枸杞基础研究制高点。另外,“枸杞”也首次以汉字形式出现在论文中。
我们挖掘出与抗逆、药用、果实大小、颜色等性状关键调控基因,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定向培育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挖掘出的有效提高功效物质合成的基因簇,也可提高功效物质含量,开发出药用或保健产品,提高枸杞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曹有龙
二、科技助力产业链延伸
有了科技力量支撑,枸杞产业链的发展也逐渐延伸。
目前,枸杞产业已成为宁夏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十四五”时期,宁夏将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到70万亩,加工转化率提升至40%,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
如今,宁夏从事枸杞深加工的企业逾240家,枸杞鲜果加工转化率达到25%,居全国之首。一步步尝试,宁夏逐步改变了枸杞只能泡水、泡酒的定位,深加工产品也成为美国、东盟、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消费者的钟爱之物。今年一季度,宁夏枸杞干果及深加工产品出口额超过4500万元。
三
高质量发展开出“科技方
博览会期间两次发布枸杞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足以彰显对宁夏科技创新工作的认可。
‘十二五’以来,我们共培育优新品种(系)59个,构建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成枸杞700种代谢物数据库,建设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2个、组建自治区创新团队2个、培育各类科技型企业61家。
——宁夏科技厅副厅长刘常青
今年年初,宁夏确定九大重点发展产业,小小枸杞位居榜首。宁夏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加工转化率提升至40%,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
面对这样的规划,如何继续让科技赋能引领枸杞产业迈向更高端?
显然,高值化利用是必由之路。但宁夏在枸杞精深加工、功效物质开发、基因组学研究、高附加值新药及系列产品研发、加工工艺、质量监控及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
“科技方”应时而生。近日,宁夏科技厅印发《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提出要以现代枸杞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水平为主攻方向。
到2025年,宁夏将实施科技研发项目30项以上,培育枸杞新品种3个以上,取得科技成果30项以上,研发枸杞“健”字号产品5个、特膳特医食品10个、院地制剂2个,实现“药”字号产品新的突破,培育各类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
转载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人民名品(ID:rmrbmp)引用北青网、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网、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