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好枸杞官网!
咨询热线:400-716-7780  枸杞、枸杞原浆加盟代理咨询电话:18309657521
当前位置:首页>故事

枸杞民间故事——先秦崇吾山下的枸杞树

发布时间:2022-07-06 15:01 浏览次数:



战国始撰的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在西山经中记载着河套阴山以南的一批大山。其中,最南面的一座称为崇吾山,并且是在黄河之南。《山海经》作者以民间通常标识方位的办法,在崇吾山选择一处较高的地点四望,“东望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文内的几个冷僻字:柎,指花萼,红花白萼。黑理,老树木质部有黑色纹理。枳,指枳棋,异名枸,果实棕红色,味甜可食。《山海经》没有写出这种植物的具体名字,后世认为,如枳之果就是枸杞,“食之宜子孙”。作为中药材枸杞,最早见于文著的是秦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后来的《尔雅》称之为枸檵。由于枸杞自身的变异力和地域性等原因,历代曾出现过一些别名和异名。例如枸忌、枸棘、甜菜等。如按产地命名,那别名就更多了。明朝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做了解释:“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枸杞与枸与杞是三种植物。《山海经》中记载的这些枸杞树,不是长在高山,也不是长在缓坡丘陵,而是长在崇吾山观测点东面的一个湖泊周围。从文内得知,当时这里的戎人吃枸杞已成为习惯,枸杞子成为抗衰老的补品,成为当时戎族的著名土特产。

崇吾山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作者立足四望的高地在何处?《山海经》中有一段文字颇耐推敲:“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瑶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有木焉……”看来,“崇吾之山”不是一座山,否则“之”字不好解释。但是,其中应有一座山名曰:崇吾山。作者选择四望立足之地,不是在崇吾山的主峰制高点,他四望的景物都是比较低近的冢遂(即北山山头与沟道)、瑶泽(形象地比喻清水河谷平原),还有丘陵缓坡和湖泊,而且都历历在目,没有超出他的视野。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论五藏山经》中认为,崇吾山就在今卫宁盆地的黄河以南。现在,我们如果把上面所说的内容与当地现实地貌进行对照,这崇吾之山大约就是牛首山、罗山、烟洞山、天景山和香山了。至于《山海经》作者立足四望之地,应当是在今中宁县烟洞山西麓的丘陵高地,如草帽子墩、白土梁等处。作者东望的渊(湖泊),应当是在中宁县新堡镇东南部的刘营、盖湾及以东的低洼处。贡果在聂湾,聂湾是刘营的一个自然村,现在有三个居民小组。令人不解的是,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生长在这里的枸杞树,在两千年后又在当地再现辉煌,出现一批贡果。而且,从这里由野生转为家种,以特优品质占领了全国药材市场。无独有偶,当代的宁杞1号、宁杞2号也是从这里选到母株由高级农艺师钟甡元培育出来,然后向宁夏全区和全国各地传播。

中宁县的烟洞山又名红梧山,山名与崇吾山近似。崇与红谐音,吾与梧类似,红梧山即崇吾山。这个山名经过两千年历史沧桑,音韵犹存,在民间绵衍不息。在中国古代,曾经流行“凤栖梧”的传说。也许,当地人是抱着美丽的怀古心情,以为这里古代满山长着梧桐树,引来许多金凤凰,使这里人富裕起来,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于是,崇吾山被误传为红梧山。

其实, 《山海经》的这段传说,如果与战国秦惠文王巡视北河的史事联系起来,文内的“西望帝之搏兽之丘”就有了可靠的历史依据。这一段文字正好补史之缺,记载了秦惠文王于后元五年(320)视察北地诸戎,在北河耀兵,宣示国威,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围猎活动。而这一次围猎活动的场地恰好是在作者立足四望的白土梁以西,寺口峡以北的荒漠丘陵地带。作者好像是秦惠文王的随从,到过这里。秦惠文王巡视北河是战国秦第一次征服义渠、晌衍诸戎之后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不难想象,这位独霸西戎,威满河套的国君,在这个围猎场上是多么骄傲与自豪!当他眼看着一个个戎王低头叩拜的时候,那周围的群山也好像都在叩拜,到处是欢庆国土归宗的盛情。这时,在他的心目中,有谁不在崇拜他,有谁不“崇吾”。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在“崇吾”了,踩在他脚底下的这一座山难道还不是崇吾山吗!

秦惠文王在北河耀兵,考察了义渠戎后方的底细之后,东出罗山,到晌衍县视察。在晌衍县接受牧民赠送一只五足羊,然后南下返都。“王游至北河”的这一段历史是清清楚楚的。